柯文:如何从中国发现历史?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
柯文,1934年出生,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,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。1955年进入哈佛大学,师从费正清与史华慈。研究兴趣包括清史、中国思想史、中西关系史、历史编纂学、批判性历史与公众记忆的冲突。
1978年那一年,22岁的雷颐在三个身份之间腾挪转换——前3个月,是空军地勤“修飞机”的一名军人;中间6个月,是工人;自9月起,成为一名大学生。对于人生中的这一年,雷颐说他个人成长的版图上有着国家快速行走的足迹。
传统是悠久的,是以往生活、智慧的点滴积累,当然应当敬重。但传统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不能改变的,因为许多传统本身也是“发明”的,只是久而久之这些“发明”也就成了“传统”。